计算机系列之九:中海达

九水基金   2018-06-26 本文章285阅读

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2011年2月15日在深圳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177)。过去15年,中海达抓住国内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之契机,以“专注、创新、坚韧”之精神,专注测绘地理信息装备制造、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中海达以前瞻的技术引领整个行业的革新和发展,目前,产品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股权结构图公司股权结构图

主营介绍

公司以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为业务核心,上市之初的主要产品包括GNSS 产品系列、海洋产品系列、GIS 数据采集系统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测绘勘探、工程测量、智慧地球、数字城市、资源调查、海洋工程、灾害监测等多个国民经济重要建设领域。上市之后公司通过内生及外延式发展,围绕业务核心不断完善产品线,拓展新的产品方向,布局了包括上游高精度板卡、高精度导航地图和下游三维激光、无人机、无人船、室内定位等在内的业务领域。

中海达主要产品介绍图中海达主要产品介绍图

通过多年以来的持续整合,公司目前拥有全自主的室内外、海陆空全业态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卫星导航、UWB(超宽带)、声呐、三维激光等定位技术均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下游业务应用领域也已经覆盖了农机导航、巡检、灾害监测、智慧旅游等主要行业应用。公司已经在全国28个省市打造了以当地分公司为平台的直销队伍,同时,公司五百多个经销商覆盖了全国几乎所有地市区域,保证了较高的市场渗透率。公司拥有全球化的市场网络,在全球六十余个国家已累积开发了近百家经销商,国际营销体系已初见雏形。

公司主营业务分布图公司主营业务分布图

行业简介

行业简介和产业链说明

公司所处的大行业是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导航、定位、授时等基础信息服务以及相关的行业应用服务。

卫星导航应用分类图卫星导航应用分类图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国际公认的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2018年3月30日1时5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 一箭双星” 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三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该组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第七、第八颗组网卫星,已成功进入工作轨道,后续将进行集成测试,与此前发射的六颗北斗三号卫星进行组网运行。今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发射三组、六颗组网卫星,迈入北斗全球组网卫星最高密集发射时期。根据规划,2018年全年预计发射18颗组网卫星,将率先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20年底前将完成35颗组网卫星的发射,实现全球服务能力,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已经形成了分工明确、层次清晰的完整产业链。在基础设施领域包括卫星导航系统及相应的增强系统(地基增强系统和星基增强系统),上游的芯片、板卡、核心软件、天线,中游的定位终端和应用软件以及下游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从整个产业链分布来看,大部分产值集中在终端集成与系统集成等中游环节,表明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

高精度卫星导航产业链图高精度卫星导航产业链图

市场规模

根据2016年度《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16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2118亿元,较2015年增长22.06%。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达到808亿元,北斗对产业核心产值的贡献率已达到70%。从2006年至今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规模的变化情况来看,近些年行业同比增速已经逐渐趋于平稳,但整体增速依旧保持在20%以上水平。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规模及同比增速图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规模及同比增速图

从终端数量上来看,2016年国内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突破5.3亿台,同比增长13.73%,其中具有卫星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5.1亿台,同比增长15.91%,其中带北斗功能的数量超过30%。除了智能手机之外,导航定位终端主要还分布在汽车导航后装和前装市场以及各类监控终端。

中国导航定位终端数量及同比增速图中国导航定位终端数量及同比增速图

主要参与者

经历了2015年以来的行业内部调整,目前导航设备市场格局趋稳,南方测绘、中海达、华测导航、合众思壮等市占率居前,其中南方测绘与中海达市占率合计约70%,领先优势明显。


行业地位

公司成立以来,一直深耕北斗卫星导航产业,是国产卫星导航接收机(RTK)的先行者,国内市场占

有率超过30%以上,持续多年保持国内行业领先地位,公司以卫星导航技术为基础,融合声呐、光电、激光雷达、UWB超宽带、惯导等多种技术,已形成“海陆空天、室内外”全方位的精准定位产品布局,可以为众多行业的客户提供装备、软件、数据及运营服务等应用解决方案。公司主营业务所涉及的产品领域,已全部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综合优势明显。公司具备遍布国内外的渠道及直销网络,市场开拓能力强,能为产品用户提供全面性的优质服务。行业沉淀深厚、掌握核心技术、产品链全面、业务延伸范围广、营销网络完善等一系列优势,扎实奠定了公司的行业领头羊位置。

竞争优势

公司在北斗高精度导航芯片、北斗星基增强系统、车载高精度定位传感器、多路径组合导航算法、高精度惯导、海洋声呐、激光雷达等关键自主技术上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公司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同时,公司持续扩大和完善全球化的业务布局,通过多种手段加速行业资源整合,使公司的北斗+精准位置应用解决方案的领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

公司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步成为一家拥有30余家控股子公司的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集团,在全

国28个省市建立了分支机构,拥有五百多家经销商,业务覆盖了国内几乎所有地市区域。公司在全球六十余个国家发展了近百家产品代理商或业务合作伙伴,已形成较好的国际行业知名度。公司的全球化业务布局优势将有助于公司更快形成国际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战略发展方向明晰,基于北斗+精准位置相关产品和服务及时空大数据生态链,通过投资及战略

协同关系已与50多个企业形成了资源互动,当中包括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顺丰控股等大型企业,合作范围覆盖了测绘地理信息、无人智能载体、灾害监测、智能施工、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等多个领域,具备了较强的行业资源基础。与此同时,公司不断完善投资合作机制,依托专业投资并购团队和产业基金,在新技术/新产品培育、市场/客户资源导入等方面采用多种方式积累项目,形成了较强的行业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能力,为公司未来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核心看点详解

北斗导航应用带动产业链发展

在基础设施领域目前全球主要有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分别是美国的GPS、欧盟的Galileo 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 系统和中国的北斗系统。美国的GPS 系统是出现最早,现阶段技术最为完善的系统。GPS 系统是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主要为军事目的而建立。上世纪90年代GPS 正式开始民用,从而掀起GPS 产业和应用热潮。其实现定位的原理是GPS接收机接收来自不同卫星的GPS 信号,从而计算出接收机所在位置。Galileo 和GLONASS 系统一样,原理上也是通过接收机单向接收信号的方式来进行定位。我国自建的北斗系统则有所不同,除了前述的定位方式外,它也可以通过接收机发送定位请求到地面的服务基站,再由基站沟通卫星,最后解码算出坐标之后发送给接收机。因此,北斗系统不同于传统方式的地方在于基站可以知道每个接收终端所在位置,并且能够提供120个文字的简短报文双向通信。而从主要技术指标来看,北斗与其他卫星定位系统相差不大。

四大全球定位系统参数比较表四大全球定位系统参数比较表

为了提高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精度出现了星基增强系统(SBAS)和地基增强系统。星基增强系统是通过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搭载卫星导航增强信号转发器,可以向用户播发星历误差、卫星钟差、电离层延迟等多种修正信息,实现对于原有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的改进。地基增强系统是指通过在地面建立基站接收导航卫星信号,提供差分修正信号,实现对卫星导航定位精度的改进。地基增强系统主要由基准站网络、数据处理系统、运营服务平台、数据播发系统和用户终端五部分组成。目前兵器工业集团为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工程总体研制单位,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等部门负责建设,千寻位置提供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精准定位及延展服务。2017年6月,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一期)通过验收。专家组评审认为,我国已基本建成自主可控、全国产化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初步形成基于北斗的一体化高精度应用服务体系。2017年11月,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第二阶段研制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按照计划将于2018年年底前完成,以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和运行连续性、稳定性、可靠性,实现全面服务能力。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组成示意图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组成示意图

根据我国国情,我国自主研制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遵照“三步走”的建设规划:第一步是试验阶段,2000年发射第一、第二个北斗试验卫星,2003年发射第三个卫星,并投入运营;第二步是区域系统建设阶段,到2012年,卫星发射数量达到1个,形成由五个GEO、五个IGSO 和4个MEO 等14 颗工作卫星构成星座,建成覆盖亚太的北斗区域系统;第三步是到2020年,建成由5颗静止轨道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的北斗全球系统。2017年11月5日,“北斗三号”第一、二颗卫星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发射升空,这也是第二十四、二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导航系统正式拉开全球组网序幕。2018年前后将完成发射18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2020年左右完成30多颗组网卫星发射之后,将实现全球服务能力,定位精度也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示意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示意图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作为国家名片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也正逐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广大用户提供精准优质的服务。一方面,“一带一路”地域广泛,涉及国家和人口众多,基础设施建设将会带来对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广泛需求。另一方面,北斗产品因其性价比高、独有的短报文功能等优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用空间巨大。

“一带一路”涉及沿线65个国家,总涉及人口约46亿,占世界人口的比例约60%,GDP 总量约为23万亿美元,占世界GDP 总量的30%左右。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一带一路”国家覆盖尚未完成,现有应用也处在初级阶段。未来随着北斗对“一带一路”国家覆盖的完成、北斗被更多“一带一路”国家采用、北斗行业应用的深入,北斗的国际化程度及所带来的市场规模有望呈现明显增长趋势。

北斗系统在部分一带一路国家应用情况图北斗系统在部分一带一路国家应用情况图

无人机、三维测量等新业务极具发展潜力

收购腾云智航,布局无人机业务:随着电子产业、材料科学、控制、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国土测绘、电力巡检、应急救援、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无人机市场正处在快速发展期。根据专业从事航空工业市场研究的Teal 集团近期预测,未来10年左右全球无人机市场的容量将达到890亿美元。根据艾瑞咨询的报告,预计2025年国内小型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750 亿元。无人机是从点到面到三维数据采集的重要地理信息工具,能很好地提升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效率。

无人机相关业务是中海达近年来扩展的新业务方向。公司从2014年开始利用公司掌握的高精度卫星定位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研发机载激光解决方案和无人机应用解决方案。2015年11月公司收购天津腾云智航科技有限公司55%股权,收购标的是以无人机研发为主的高科技企业。腾云智航虽是2015年才创立的初创公司,但其研发团队的核心技术人员拥有多年在系统总体、复材结构、导航控制、地面站等多学科专业的工程经验,掌握了无人机总体设计技术、飞控系统技术、嵌入式软硬件技术、地面控制站技术等核心技术,掌握了无人机总体设计技术、飞控系统技术、嵌入式软硬件技术、地面控制站技术等核心技术。腾云智航的无人机业务与中海达原有业务高度协同,能进一步丰富公司空间信息数据采集装备产品线。另外,无人机产品也能够搭载中海达的自主板卡及自主RTK 技术,从而提升在性价比、定制化等方面的优势。2016年中海达iFly U3、D1 等无人机产品陆续面市,并取得了较好的销售开局。腾云智航于2016年贡献营业收入1039.8万元。

公司无人机目前主要聚焦于国土、测绘、电力等专业市场,以提供无人机产品和无人机行业解决方案两种模式为主。预计,由于公司无人机产品在RTK 技术、上下游协同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受益于行业的良好前景,公司无人机相关业务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并成为一个重要的业务板块。

三维激光扫描仪打破国外垄断,拓展汽车辅助驾驶应用领域:三维激光扫描仪是一种通过激光测距原理,瞬时测得基于空间三维坐标值的海量的点云数据测量仪器。激光测量技术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因其在精度、速度、易操作性等方面均表现出巨大的优势,激光测量技术的出现为现代测量技术带来变革。

中海达最初通过代理三维激光国外产品方式介入市场,逐渐掌握行业客户和渠道资源。2012年公司为迅速掌握三维激光扫描仪核心技术,投资设立武汉海达数云技术有限公司以研制拥有自主技术的三维激光扫描仪,并于2012年10月推出三维激光扫描仪工程样机。2013年公司三维激光系列新品正式推向市场,在该领域走在国内前沿,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2014年公司持续推出改进的新品,并在三维数字城市、地图测绘、城市街景、城管部件普查、交通基础设施测量等领域得到应用。2015 年公司完成第二代全自主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研发工作,主要关键指标接近同类型国际一流产品水平;针对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推出车载、机载、背包式等多类型移动测量产品。2016年在原有应用领域的基础上,公司还成功研制了适用于汽车辅助驾驶领域的16线激光雷达传感器样品,产品及应用解决方案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013年海达数云实现营业收入1794.4万元,净利润-442.9万元。2014年营收大幅增长到5140.2万元,净利润扭亏为盈达到913.9万元。此后两年海达数云营收基本保持稳定,净利润小有起伏。我们认为,公司作为三维激光扫描仪市场的国内领先企业,在技术及市场拓展方面占据优势,未来受益于数字城市建设、无人驾驶等新领域的应用,该项业务有望实现稳健增长。

完成HI-POS 增资入股,完善星基增强定位技术:2017年6月份,公司全资子公司中海达国际与英国一家专业从事PPP、CORS 等GNSS 高精度定位技术研发的企业HI-POS签订《增资协议》。到10月份,中海达国际使用自有资金2,004万元完成HI-POS 的增资入股,并取得60%的股权,HI-POS成为中海达国际的控股子公司。通过对HI-POS 的收购,公司掌握了具备国际水平的星基增强实时高精度定位技术,并已经完成了适用于全球环境的支持Hi-RTP 精密定位服务系统的新产品iRTK5。该产品可以提供全球覆盖7 大洲、200多个国家的多种定位服务类型(厘米级、亚米级),同时,iRTK5 搭配中海达手簿设备及配套软件使用,通过中海达云服务管理所有的设备和数据,可实现位置服务、人员管理、数据分析及协同作用等功能,可广泛应用在电力交通、控制测量、水上施工定位、海上定位导航、石油管线测量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目前iRTK5 已经正式对外发布,后续将进行测试优化,并计划于2018年投入量产。我们认为,与地基增强系统相比,星基增强系统只需少量的地面参考站、全球覆盖面更广、支持海量用户接入。中海达Hi-POS 系统融合了地基增强系统和星基增强系统的技术优势,可使中海达GNSS 设备用户在无需架设基站的情况下,即可在全球范围内任一地点获得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增强服务。新产品将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为公司海内外业务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格局。

免责声明:

本文章仅限于个股和行业基本面研究,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奥马哈研究院


一键咨询